改革创新强基础 三年行动见成效——肇庆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综述
梦想如旭日之升,奋斗如皓月之恒。
2018年以来,肇庆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部署安排,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肇庆加快绿色崛起、争当湾区新秀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深入实施“初心教育工程” 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铸“魂”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肇庆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我市切实做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肇庆一切工作。围绕“初心”二字,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党员党性意识不强、党员干部担当不足、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有效性不够等问题,统一标识、统一阵地、统一内容,探索建设党员党性教育规范化常态化阵地——“初心堂”。
肇庆市依托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周其鉴纪念馆等全市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各类党员教育阵地,分级分类建设市、县、镇、村四级“初心堂”1400多个。以庄重严肃、实用实效为原则,设置党史展览区、宣誓区和电教区等3个基本功能区,着力打造党味浓、党气正、党旗红的党性教育常态化规范化阵地。
据悉,肇庆市首个“初心堂”启用以来,特别是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初心堂”主阵地作用,累计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3.7万多场、80余万人次参与,党的组织生活政治性、严肃性进一步增强。同时,按照“忠诚可靠、理论过硬、实践丰富、群众欢迎”的总体要求,建设“初心堂”讲习团队177个1660人,以“初心讲坛”为主要活动形式在“初心堂”里讲初心,开展“初心讲坛”活动2.7万多场次、53万多人次参与,让广大党员干部听有所获、起而行之,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相关做法成效获中央主题教育第九巡回督导组充分肯定,获《中国组织人事报》报道,入选全省基层党建创新十佳案例。
此外,我市探索把“红色百宝箱”作为“移动初心堂”,为行动不便党员等特殊群体量身定制、送学上门,把“红色百宝箱”放到群众家门口、田间地头和生产一线,做到“红色百宝箱”去到哪里,党旗就插到哪里,党员党性锤炼就开展到哪里。
深入实施“头雁工程” 全面加强镇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镇是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的“前沿阵地”,乡镇党委书记是“前沿阵地”的“指挥官”。
今年以来,肇庆市坚持把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工程,研究出台《中共肇庆市委关于建立制度性安排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坚持“不干不提拔、越干越提拔”,培养重用“推土机型”干部,关爱使用“老黄牛式”干部,让乡镇党委书记成为全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强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头雁”群中的组织者和引航员。
据悉,全市88个乡镇党委书记中有35人被提拔重用或职级晋升,让处于改革发展、保境安民、服务群众最前线的乡镇党委书记干活有劲头、工作有看头、前途有奔头。按1:2的比例储备乡镇党委书记培养对象,大力实施“墩苗”计划。经过近一年的实践,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成效初显,全市乡镇党委书记平均年龄同比下降了3岁,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同比增长了21%。相关经验信息在中组部《组工信息》刊登。
通过抓乡镇促农村,深入实施“头雁工程”,肇庆市打造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着力解决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青黄不接等问题,整体优化提升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目前,全市村党组织书记“三个一肩挑”比例从71%提高到99%,同时选聘600多名村助理人选重点培养。肇庆市坚持精准施策、分类指导“两委”换届工作,将全市1549个村(社区)分为1494个“相对平稳类”、45个“县重点关注类”、10个“市重点关注类”,分别由镇街书记、县委常委和市委常委挂点,目前全市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已完成99%,明年春节前可基本完成“两委”换届任务。
深入实施“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工程” 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肇庆市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书记抓、抓书记,补短板、强弱项、优制度,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针对以往基层治理改革点少面窄、复制推广难度大等问题,肇庆市打破常规、创新思路,坚持“顶层设计+基层试点”模式,制定实施《肇庆市探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试行)》,选取端州星湖社区“星湖同舟”多元城市社区、高要乐城镇“邻利乐城”等10个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试点,推动与广东省委党校合作,探索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
如端州星湖社区加快构建“一核两会五主体”多元共建共治共享的“星湖同舟”治理机制,在社区党委统一领导下,社区党员、志愿者组织与社区五大主体活动单位共同参与特色化社会治理。高要乐城镇以解决“邻避效应”为主题,形成政府、企业、群众等多元参与社会治理的浓厚氛围,昔日的环保能源发电“邻避项目”变成了群众的“迎臂项目”。封开大洲社区探索省际廊道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试点,受邀在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发言。
全面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综合改革。以德庆官圩镇为试点,聚焦厘清责任、转换频道,将各类镇级机构优化组建为党群服务、建设发展、社会事务、依法治理“四大中心”,放权强镇、赋能活村,着力破解千条线一根针、镇级机构小散弱等问题。目前,官圩镇已授牌成立6个优质农业产业联合体,引进碧桂园集团建设镇级乡村振兴综合体,打造观光采摘农业圈、康养运动产业圈“两个圈”。
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工程”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党建促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肇庆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疫情防控摆在首位,有序可控把握好从“开”到“封”、“封”到“开”的节奏,努力变“两难”为“两全”。全市8600多个基层党组织和17.8万名党员,闻令而动,冲锋在前,组建3083支“西江党旗红”党员突击队,奋战在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复工复产第一线,党旗始终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成为信心的象征、希望的象征。
党建促“四大创建”梦想变为现实。肇庆市坚持党建引领、党委领导、党员带头,注重打造集基层党建、社会治理、民生服务为一体的“全科网格”,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大力实施“邻里先锋”项目,选派92名正科级以上党员干部下沉到结对共建社区任“邻里先锋”第一书记,按照“1+2+N”模式组建226支“邻里先锋”工作队,发动2.6万名党员下沉社区,在服务邻里、凝聚群众中亮身份、作表率。在四大创建过程中,有效检验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号召力和凝聚力。
党建促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取得决胜成果。肇庆市强化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把基层党组织心无旁骛抓党建、助脱贫、促振兴,今年以来成功推动全市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达到90.2%,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市县统筹轮换选派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164名、党建指导员111名,开展千名干部扶贫成效大核查,全市在册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38031户89220人以及111个省定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达标率为100%。
此外,肇庆市还深入实施“基础保障工程”,为基层党组织“赋能减负”。全市建设2573套乡镇周转房,筑好乡镇干部“安心窝”。全市累计投入3.3亿元建成乡镇干部周转房2573套,入住率达99%,有效解决基层干部“走读”问题。目前,全市乡镇干部人均居住面积达20平方米,较两年前多出将近一倍。